扬帆者|张扬对话苏伯民:用科技读懂艺术,让未来拥有敦煌
“敢于扬帆,乐见后浪”
本期《扬帆者》
带你走进敦煌莫高窟
见证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接力
扎根敦煌十年后,苏伯民终于感慨“这个地方,确实是了不起”。
1992年,化学专业出身的苏伯民来到莫高窟,那时的他对敦煌的一切几乎一无所知,感觉“每个洞窟都差不多”。30余年默默坚守,如今他已成为壁画艺术的守护者,亦是敦煌历史的倾听者、跨越千年的文化接力者。他所在的敦煌研究院,以技艺与匠心唤起了敦煌壁画深沉的记忆,使其在时光的涤荡下重焕生机。
莫高窟的文明瑰宝,究竟能保存多久?新锐科技与古老艺术之间,会碰撞出怎样奇妙的“化学反应”?我们又如何才能把这份美好送给未来?
在敦煌研究院,新华社记者张扬对苏伯民院长进行了专访。
艺术的守护者——留存文物岁月的痕迹
酥碱,是一种能让壁画化为粉末的“绝症”。研究发现,形成病害的重要原因是岩体里的盐分。上世纪90年代,在修复第85窟的过程中,苏伯民所在的研究团队与外国专家一起,尝试了81种配方、历时7年,终于找到既能脱盐又能保持壁画原貌的方法。
基于该修复项目探索出的文物保护流程,还直接推动了行业标准——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》的出台。
多年来,“修旧如旧”是苏伯民一直坚守的文物保护理念。每一位敦煌的修复师都懂得尊重岁月的痕迹,苏伯民说,我们保存的每一幅甚至每一寸壁画,都是那个时代的原物。
当被问到“敦煌的壁画保护技术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水平”时,苏伯民直言我们“位于国际第一梯队”。他的底气,来自于敦煌研究院的科技硬实力。
历史的倾听者——读敦煌博大精深
初到敦煌时,令艺术家们心驰神往的壁画并没能立刻激起苏伯民心中的火花,10年之后,他才渐渐理解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:它的珍贵不仅体现在卓越的绘画艺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,更包含了建筑、服饰、军事等更多元的研究价值。
他说,随着自己保护和研究工作越做越精细、对壁画及其文化内涵的理解越来越深入,就会慢慢产生一种强烈的保护好文物的责任感。
苏伯民认为,文物能够为我们从哪里来提供极好的实物证明。对一个民族、一个国家而言,文物能够透显出其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历练。正是苏伯民和一代代莫高窟人,细细聆听壁画中古老文明的声音,让文物所讲述的故事得以永恒。
时光的航行者——让文化千年永续
敦煌的数字化建设在传播敦煌文化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苏伯民认为,虚拟复原等技术带来的沉浸式体验,能够把洞窟的艺术特点、内容特点和空间特点完整呈现出来。
然而在他看来,数字敦煌永远代替不了真实洞窟给人身心带来的震撼感和历史感。
作为既与千年前的古人对话、又为千年后的人类保存文化遗产的“接力守护人”,苏伯民说,他们所做的一切,就是为了千年后的人们依然能看到壁画精美的容颜,然后再传给下一个一千年。
每一次描摹修补
都是与古人的默契对话
是跨越千年的交流与传承
以匠心之力守护艺术
以细致之心倾听历史
拂去尘封的岁月
他们为壁画注入新的生命
出品人:孙志平 储学军 钱彤 向清凯
监制:樊华 马维坤
统筹:马轶群 宋常青 张玉洁 张智敏
制片人:张扬
策划:马原驰
撰稿:赵世通
导演:李桢宇
编导:麦凌寒
新媒体编导:宋育泽
执行制片:王妍清
记者:张扬 张玉洁 张智敏 李桢宇 赵世通 马原驰 麦凌寒 宋育泽 鄢雨然(实习) 陈敏扬(实习)曾旭东(实习)付瀚爽(实习)
剪辑:白雪
动画:李锐杰
设计:孙瑶
调色:张忠杰
鸣谢:
敦煌研究院
新华社张扬工作室制作
新华社音视频部
新华网
新华社甘肃分社
联合出品
关注!